上世纪50年代,有一位21岁的年轻小伙子,他来自安徽巢县,名字叫作张崇岫。
别看他年纪轻轻,由于掌握了出色的拍照技术,很快就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战地摄影记者。
50年代初,在抗美援朝战场上,年轻的张崇岫就拿着照相机,冒着枪林弹雨,在战争现场拍摄了一批极为珍贵的黑白照片。
1950年冬日的一天,志愿军战士与朝鲜战士,在东海岸会师。
志愿军战士,在一个险峻的山腰上,猛烈地朝着敌军发起进攻!
冬天十分寒冷,志愿军战士冒着严寒,直接在冰冷的雪地上露宿。
在激烈酣战的战争现场,在敌军的猛烈炮火下,志愿军战士在雪地中匍匐前进。
英勇的志愿军战士,在冰天雪地里,向美军海军陆战队发起围歼战!
击退美军的进攻后,志愿军战士向前冲锋,地面的积雪很厚。
为了追击逃跑的南朝鲜军队,志愿军战士从高地上跑下山,要赶几十里公里公路前往五马峙。
志愿军战士,经过多次大小战斗,缴获大量敌军汽车。
1951年5月,志愿军战士和朝鲜军队,在东线山区会师。
在长津湖一带,志愿军战士匍匐在战壕里,向美陆战一师发起猛攻!
志愿军战士在铁丝网旁边,正在向长津湖的美军空军机场,发起攻击。
1951年6月,在一次战役接近尾声时,志愿军女战士和朝鲜人民军女战士,正在为胜利而跳起舞来。
以上就是摄影师张崇岫,于50年代初用相机捕捉的抗美援朝黑白照片。战地摄影的危险性极高,时刻冒着生命危险,张崇岫曾说:
“搞摄影,胆子要大。我在战场拍摄的时候,一边按动快门,一边躲子弹,只有贴上去,才能拍出好照片”。